列车进村寨,健康护彝乡!2025年《健康大讲堂》第三讲走进凉山喜德
9月25日,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、“学习强国”四川学习平台、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、凉山州人民政府主办,四川省计划生育协会、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、凉山州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,成都大学附属医院、喜德县人民政府协办的2025年《健康大讲堂》第三讲“列车进
9月25日,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、“学习强国”四川学习平台、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、凉山州人民政府主办,四川省计划生育协会、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、凉山州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,成都大学附属医院、喜德县人民政府协办的2025年《健康大讲堂》第三讲“列车进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地方——院门敞着,人热情,茶水端得稳稳当当;一开口问“祖上是哪来的”,整个院子就像有人按了静音键。越是热情招呼,越不肯说出一句来历,那股劲儿,比深山的风还紧。2004年,有人带着表格和钢笔走进这片山里,想把它写进册子,结果先撞上了这口“不说”
汽车驶过214国道双江段,窗外的景致渐渐从城镇规整的街道,过渡到乡野间舒展的绿意。三月的阳光带着北回归线特有的热烈,洒在连片的田野上,庄稼的叶片反射出细碎的光斑。司机李庆国是土生土长的双江人,见我不住地朝窗外张望,笑着说:“快了,过了前面那个弯道,就能看到景亢
木杵砸进石臼,蒸熟的米粒在一次次撞击中从散粒变成团块,最终化作光滑绵韧的米团。在云南腾冲司莫拉佤族村,《巴基斯坦观察家报》董事长兼总编辑费萨尔·马利克踏在结实的舂杵上体验制作大米粑粑,脸上掩不住好奇与欣喜。
初秋,暖阳照耀小坡村,水泥路蜿蜒穿过,路家家户户的院坝里,铺满了收获的苞谷,一片灿烂的金黄。村庄里,时不时传来热闹的鸡鸣狗吠和哞哞的牛叫声,却只闻其声,不见其踪。令人惊奇的是,整个村庄整洁如洗,空气清新,没有丝毫畜禽的异味。
在云南勐腊的边境线上,一支特殊的队伍正悄然改变着村寨治理的生态——84名“法治副村长”穿梭于傣家竹楼、瑶族村寨,用双语普法化解沟通壁垒,以精准服务浇灌法治种子。这支从政法队伍中精选的力量,正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改革的“破冰者”。
2025年8月30日,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干堰塘社区到处一片欢腾气息,毕节市蒙学会在此开展的“民族文化进村寨”和“移风易俗”宣传活动,润泽着干堰塘社区的土地。
公元1969年2月6日,是我们昆明三中第二批赴陇川县插队学生出发的日子。天还没亮我就起床了,爸爸妈妈帮着我打好背包,简单吃过早饭,弟弟帮我背着挎包拎着网兜,我背着背包(被褥),拎着大提包匆匆赶往学校,没让爸妈去送行,我怕分别的时候伤感。
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在基层大地回响,当“青年服务乡村振兴”的号召在校园里激荡,贵州开放大学(贵州职业技术学院)商业与贸易学院的14名师生,以青春为笔、以实践为墨,在这个炎炎夏日奔赴一场与下江的约定。8月来,作为贵州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乡村
近日,绿春县政协聚焦边境瑶寨的治理难题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议,针对前期调研发现的法治宣传力度不足、特殊群体管理薄弱、村规民约执行不力等问题,汇聚镇党委和政府、派出所、村“两委”、村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商良策。
那一年,我们五十多名同学从北京来到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安家落户。彼时,我们都是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,满怀着"农村是个广阔天地"的热情,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。
勐捧新枫送光影,禁毒防艾进万家。在“6·26”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,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勐捧边境派出所聚焦辖区实际,创新宣传形式,以公益电影放映为载体,依托“勐捧新枫”党建联盟深入村寨开展禁毒主题宣传活动,全力打通禁毒宣传 “最后一公里”,在边境村寨掀起禁毒热潮,为
“要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,除了收集社情民意,反映民生诉求宣传国家政策外,还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惠及民生的实事”。这是理化乡县人大代表谢丹的心声,也是她一直坚守的初心理念。
6月11日,《农民日报》刊发文章《贵州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走出民族村寨振兴新路:“五变”促“五兴” 山水展新图》,关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在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五个维度逐步实现全面振兴,推动集体经济从弱到强、基层治理从疏到密、民族文化从守到兴的
走进村子,蜿蜒的青石板路两旁,香坊、银坊、蜡染坊,各种工艺坊一家挨着一家。最热闹的当数龙井集市,在一个个竹编摊位上,村民正吆喝叫卖特色农产品、精致手工艺品。村寨中央,百年古井吐清泉,溪水潺潺穿村过。
清代兴义府时期,民族地区的基层结构主要由甲和亭构成,军政合一。甲相当于乡镇,亭类似村,亭下面的寨,类似村民组。时册亨州同(县)“四甲有半”,即下辖四个半乡镇,为册亨甲(今县城及周边)、龙渣甲(今西南丫他、巧马一带)、罗烦甲(今东北岩架一带)、百弼(今东南弼佑一
驻村人员刚到村里,扑面而来的是错综复杂的村务和沉甸甸的责任。作为新任驻村人员,人生地不熟,群众信任尚未建立,稍有差池,可能就会遭遇“当头一棒”,往后工作难上加难。要想在村里站稳脚跟,必须迅速烧好 “三把火”,为驻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。
红河州气候宜人、生态宜居,是全国第一个“天然氧吧州”。这里人文厚重、文化灿烂,孕育了“三千四百年”七张亮丽的历史文化名片,是无数旅居者心中“四季皆可游”的健康生活目的地。
今年4月下旬,雷山县大型实景苗族歌舞诗剧《仰欧桑》凭借精美的舞台、动人的剧情以及神秘绚烂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剧,创下了5天8场演出收入破百万的票房新纪录。自2024年8月以来,随着《仰欧桑》剧目的入驻,大塘镇的文旅市场与经济活力显著增强,掀起一股前所
“这次普法活动太实用了,之前遇到顾客投诉都不知道怎么处理,现在终于有了法律依据。”5月20日,瑞丽边境管理大队在第五个“民法典宣传月”开展普法活动时,一位开小吃店的老板深有感触。